自1994年国家开始实施“金税工程”,经历十几年持续建设,税务信息化飞速发展,现已进入金税工程三期建设阶段。税收信息化进程飞速发展,一大批税收信息系统大规模上线,导致信息数据量快速增长。
业务处理系统大多采用数据集中存放、集中处理的大集中模式替代原有的多分区多中心、数据分散式存储和处理的方式,这种模式对于加强用户运维管理、数据共享、新业务的开发和降低数据中心的运营成本有极大的好处。然而这种大集中模式对系统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一旦发生灾难,数据造成丢失,纳税人资料、技术文件、账务账目等重要数据将会面目全非。
1.数据访问控制需求
金三数据下发到各地市后,需要针对下行数据做安全管理,严格控制下行数据的访问权限。且敏感数据需要建立单独用户,并能够在敏感数据有查询需求的时候有临时授权功能。
2.数据共享安全需求
原则上省厅是数据共享和外发统一的出口,各地如需对外提供需要严格按照省局《税收信息对外提供实施办法》执行,这就要求需要非常明确的审计日志,能够追溯数据访问者、数据流向。且在数据共享过程中,需要对涉及个人隐私的数据进行脱敏处理,防止发生个人隐私泄露问题。
1.数据备份需求
税务数据是最重要的“资产”,人为误操作、勒索病毒、服务器故障等等问题均有可能造成业务中断或者数据丢失,各地要做好下行数据的备份工作。
2.数据恢复演练
各地要建立容灾/备份系统,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容灾/备份演练。
1.通过DBRA容灾系统实现灾难一键切换,且鼠标点击切换按钮后切换过程全自动化;实现全业务切换、细颗粒度切换、IP地址切换。
2.通过灾备系统模拟整个切换的过程,对生产系统不产生任何影响;桌面演练后,容灾库可读可写,可以对容灾数据进行校验;通过桌面演练,让使用者快速熟悉整个切换的流程,提高切换的熟练度。